发布时间:2024-12-28 06:47:33 来源: sp20241228
持续加大基层卫生健康投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健全激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良好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近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和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促进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升,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角度来看,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从单个机构的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医共体内成员单位的协同联动发展,有助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域医共体可实现对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纵向整合,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带动县域医疗能力整体提升。2021年,四川省泸县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当地结合区位特点和群众就医习惯,组建3个医共体,目前已经形成10分钟村级、20分钟镇级、30分钟县级医疗服务圈。实践表明,打造县域医共体,能够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从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的角度出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拓展,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比如,上海市长宁区有常住人口69.38万人,家庭医生签约了33.04万人,签约率达到47.62%。家庭医生以及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普及,更好满足了居民就近看病的需求。从长远来看,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比如,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等政策,更好满足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引导医院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起,壮大签约服务力量;鼓励家庭医生增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慢性病防治管理能力,拓展康复、医养结合、智能辅助诊疗等服务功能。
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归根结底要靠人。《“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30人”。从“引”的角度而言,要适应服务需求,不断探索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特设岗人才柔性引进、退休人员返聘、对口帮扶等人才流动配置新机制。比如,福建省三明市探索“乡聘村用”模式,成效明显。从“用”的角度,要进一步拓宽人才范畴。除了医药护技等人才,也应重视老年健康、医养结合、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人才。从“育”的角度,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和配备具备医、防、管等能力的融合型人才。从“留”的角度,应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消除医务人员扎根基层的后顾之忧。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加大基层卫生健康投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健全激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良好机制,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6日 1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