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7:32:58 来源: sp20241227
中新社 酒泉12月4日电 题:埃及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惠及埃及航天发展?
中新社 记者 马帅莎
12月4日,中埃联合研制的卫星埃及二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据了解,该卫星项目使埃及成为首个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开展卫星合作的国家,是中埃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中埃航天高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这颗卫星在设计过程中有何特殊考量?它给埃及航天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中新社 记者采访中方研制人员作出解读。
设计好用、易用的卫星
埃及二号卫星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采用中国研发的成熟卫星平台CAST1000,并配置高图像质量光学相机,运行于600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获取的遥感图像将应用于埃及的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管理等领域,给埃及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作为一颗为埃及“量身定制”的卫星,埃及二号卫星与中国以往的遥感卫星相比,多了“个性化”考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表示,由于卫星发射入轨后将交由埃方独立控制,而目前埃及的地面测控站相对较少,这对卫星的在轨自主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2月4日12时1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汪江波 摄此外,在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卫星还要好用、易用。随着太空轨道碎片日益增加,在轨工作的航天器被撞击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让埃及科研人员通过简单操作就能避开太空垃圾,也是研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此,研制团队设计了20余种在轨自主安全模式,并专门开发了一键碎片规避、在轨自主生存模式等功能,为后续埃方开展卫星业务化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见证了中埃双方的密切合作,它不仅为埃及提供了一颗能够广泛服务于其国计民生的卫星,更使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具备卫星总装、测试能力,并率先实现卫星研制本地化的国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表示,中国在光学遥感卫星领域已经积累许多成功案例,并具备完善的设施,而埃方目前尚未实现整星的独立研制,因此在合作过程中,中方研制团队不单是交付卫星初样星,还要传授埃方团队如何设计、验证、集成、测试卫星,在卫星研制上逐渐从以我为主、对方为辅,过渡到以对方为主、我为辅,最终实现由埃方独立设计、研制的目标。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埃及在中国援助下构建起卫星研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除了拥有一颗在轨遥感卫星,埃及搭建了卫星研制的全链条基础设施,包括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AIT中心)、运控卫星的地面操控系统和生成图像的地面应用系统等。
同时,这次合作也帮助埃方培养了本土航天人才。据了解,自项目建设之初,埃方就仿照中方岗位设置,对应配置了卫星研制团队,深度参与卫星设计、测试、总装、评审等各个环节。
12月4日12时1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是中埃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结出的硕果。李昀锡 摄研制成功是双方的共同心愿
埃及二号卫星是中国首次利用境外设施开展整星级卫星总装、集成、测试、环境试验。今年3月,中方研制团队远赴埃及,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境外联合研制工作,并对埃方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在那里,埃方设计师跟着中方设计师,一边操作、一边交流,共同完成岗位任务。
在朝夕相处中,双方设计师也成了朋友,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中方测试指挥的工位代号是“163”,时间久了,埃方设计师就跟着用“幺陆叁”与中方测试指挥打招呼,中方设计师也学会了用“哈比比(亲爱的朋友)”和“稍可兰斯(谢谢)”互动。
中方研制人员回忆称,埃方团队在合作中十分投入。卫星开展热试验时,埃方主任设计师塔拉勒两天未合眼,全程参与各测试环节。赶上当地的斋月,埃方科研人员在不能进食喝水的情况下仍然投入高强度的工作中。
“成功研制卫星是每一位航天工程师的心愿,埃方航天工作者同样如此,这份投入与热爱和中国航天人是相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说,期待埃及未来能独立设计、研制卫星,在自己的AIT中心生产卫星,并掌握运控一颗卫星甚至星座的能力。(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