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丨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要实现《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建设愿景

发布时间:2025-01-08 11:36:04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宋宇晟)“我们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向地球深部进军。”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系列融媒体访谈中表示,要积极拓展深部地下交通、深部地下场馆等应用场景,最终实现《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建设愿景。

  “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系列融媒体访谈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中央企业媒体联盟主办,中国新闻网联合主办。

  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前景可期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被迫离开熟悉的地面,搬入了地下城;现实中,人类是否也可以像科幻片描述的那样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戴和根今年两会带来的提案就聚焦加快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提案的主要内容是大力培育智慧、绿色、低碳、韧性的城市深部地下空间产业,以科技进步引领产业升级,把握未来空间发展主动权,加快塑造竞争新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指出,向地下要空间、要安全、要资源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深部地下空间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国家战略安全空间的重要支撑。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戴和根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开发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开发深度方面,我国主要集中在50米以浅;在开发场景方面,我国相对单一;在开发技术方面,我国在韧性防灾等科学理论研究、智能勘察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大直径竖井掘进机等关键施工装备研发领域,还存在一些弱项。建筑业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相对优势产业,要保持世界一流、行业领先地位,就需要加快补强这些短板和弱项。

  在戴和根看来,当前,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是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的前瞻性产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期。培育发展城市深部地下空间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视频: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大力培育智慧、绿色、低碳、韧性的城市深部地下空间产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要实现《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建设愿景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在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一些经验。

  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等地下工程专用装备、北山地下实验室等重大深部地下工程……戴和根如数家珍,他认为这无一不彰显着中国在地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以及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

  他提出,开辟深部地下空间新领域新赛道,引领地下空间产业跨越式发展,应加快打造深部地下空间原创技术策源地。面向世界未来科技发展方向,重点研发前沿性、紧迫性理论和成套技术,解决原创性、颠覆性技术难题,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同时,加大高端装备和新型材料的研发力度。加强智慧建造、绿色建造等相配套的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研发和突破,大幅提升深部地下空间建造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应强化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应用场景牵引。

  戴和根说,“我们将积极拓展深部地下交通、深部地下场馆等应用场景,发挥工程示范牵引作用,打造重大工程建设与科技创新良性循环发展生态,为深部地下空间建造积累丰富经验,最终实现《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建设愿景!”

视频: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我们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向地球深部进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激活企业经济“细胞”活力

  作为中央企业负责人,戴和根也在访谈中提及国有企业改革话题。

  而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开辟深部地下空间新领域新赛道,“活力”都是戴和根在访谈中提及的关键词。

视频: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投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更需要校准“航向标”。他指出,“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激活企业经济‘细胞’活力。”

视频: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激活企业经济“细胞”活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戴和根提出,中国铁建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国务院国资委的工作要求,加快提升“五个价值”。

  一是提升增加值。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保持一定发展规模和经济地位,更好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二是提升功能价值。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履行社会责任,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应急抢险救援、乡村振兴等方面履行铁建担当,实现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三是提升经济增加值。通过优化资本投向和布局,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形成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全面精细化管理,解决粗放式发展痼疾,全面提高企业创效能力,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四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投入,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五是提升品牌价值。积极走向海外,扎根融入属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持续增强行业话语权和品牌引领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精彩观点】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