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做强军路上的开路先锋——记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工兵红一连”的强军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22 20:45:11 来源: sp20241222

新华社南京6月28日电 题:永做强军路上的开路先锋——记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工兵红一连”的强军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秉宣、韩学扬

6月的江南,暑气蒸人。

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工兵红一连”负责的某综合训练场施工现场同天气一样火热:挖掘机、推土机等十几台工程机械分两个作业区同步施工,自卸车往来穿梭转运土方。

操作手无一例外都戴着“党员突击队”的红色袖标,在工程机械军绿色涂装的衬托下格外显眼。

“一定要赶在入梅之前完成第一阶段施工任务。”正在现场指挥的连长刘长阔和骨干商量调整施工计划,汗滴流进眼角,他下意识眨了下眼,“早一天完工,训练场就能早一天投入使用。”

这是一支传承着红色血脉的英雄连队。

1930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安源矿工为主体,创建了人民军队第一支工兵连。

“这便是我连的前身。”列兵卢熙傲下连不满1个月,讲起连史已头头是道。

连史馆内,一幕幕战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长征时期,面对乌江天险,连队日夜不休赶制竹筏、编制竹筐,冒着枪林弹雨架通浮桥;金沙江上,连队用7只小木船运送红军,连续奋战9天9夜。

荣誉属于过去,如何在强军新征程上再立新功,是连队党支部一班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连队党支部积极筹划“寻根之旅”活动,引导官兵学连史,当传人,立新功。

坡度超过40度,垂直高差20多米。一次演习中,一道“坎”横在了一连面前。

上级赋予连队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开辟架桥平台,为架桥车作业创造条件,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

坡度接近装备作业极限,稍有失误就有可能出现装备倾覆的危险。三班长、党员张静主动请战,接下了这块“硬骨头”。

山坡上的施工便道仅比挖掘机履带宽几十厘米。张静操纵数吨重的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一米一米地向前清理土方。

用时2小时,平台开辟完毕,架桥车一次性架设成功。

“战争年代,先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开路先锋。”张静说。

2023年11月,集团军组织整建制英模连队比武。正在执行某施工任务的一连受命出战,与特战尖兵、两栖劲旅等“强敌”同台竞技。

“工兵和步兵拼体能,和特战比综合素质,能行吗?”兄弟部队的疑问反而激发了连队官兵的血性:“工兵红一连”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备战阶段,一连拼了。

在保证施工任务工期不变的前提下,全连每周组织3次以上武装5公里训练,分级分批组织各课目精练,党员骨干与成绩靠后的同志结对帮练。

38岁的一级上士、党员曾德平记得,那段时间每天都要自主加练至少2小时:“我是老兵,身体素质不占优势,但是一样可以为连队做表率。”

在最终的比武中,一连整建制通过考核,取得战场机动课目满分、武装5公里课目兵种旅第一名的好成绩。

现场观摩的集团军首长连连称赞:“‘工兵红一连’确实红!”

“诞生在星火燎原的井冈山上,汇聚在铁锤镰刀的旗帜周围。我们是开路先锋,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工兵红一连”的连歌响彻在比武场上。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