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19:37:18 来源: sp2024122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一张蓝图逐步变成现实,主要成果有哪些?下一步如何发力?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
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王凯:10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交通方面,“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京津雄半小时通达、地级以上城市高铁全覆盖。生态方面,城市群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国考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产业方面,创新协作网络快速生长,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北京科技成果向津冀两地“就近转化”比重不断提升。中关村企业累计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公共服务方面,京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河北延伸,京津冀主要城市和县城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功能体系向更高层次演化。人工智能等领域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加速布局,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能级产业平台加快落地,区域科技创新力和尖端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提升。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向更健康状态演化。区域“大集中、小分散、组团式”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逐渐清晰,北京、天津双城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发展轴沿线产业转型升级和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进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推进通州区和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记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这方面的主要成效体现在哪里?
王凯:10年来,有关部门和北京市从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出发,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采取分散疏解和集中疏解相结合的方式,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推动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制造业向京外有条件的地区转移。2014年战略实施以来,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超过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约1000个。二是推动中央单位所属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和部分央企总部都已经开工建设,一些央企总部迁移到上海、武汉、深圳,更好发挥了首都辐射带动作用。
从城市尺度来看,北京用减量来倒逼城市深刻转型,探索了以“规模约束、功能优化、空间提升”为鲜明特征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减量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
记者: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就近年来“未来之城”的发展来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意义何在?
王凯:7年以来,雄安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经过7年规划建设,新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逐步完善,积极推进启动区开发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产业和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外围组团片区和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序开展。
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不仅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将成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记者: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
王凯:新起点上,要把握好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定位,从能级再提升、空间再提质、领域再突破、机制再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工作,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能级再提升。围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塑“圈层—廊道”“节点—网络”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模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优化区域经济廊道和城市体系格局,推动环渤海经济区优化整合,继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
空间再提质。以人为核心,坚持“高品质、强韧性”导向,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持续探索城镇布局与自然本底适配的发展模式,实现人口密集、资源紧约束地区空间资源的精准配置和城镇的合理布局。
领域再突破。推动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以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引领供给侧的产业升级。持续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推进轨道枢纽与功能区耦合布局。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推动空间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完善一体发展的共享服务。
机制再创新。以一体化、示范性为目标,加快在“规划—建设—治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关键领域、重点地区、重要平台协同治理政策机制创新和示范方面形成新突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