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发布时间:2024-12-24 04:14:32 来源: sp20241224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阔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如何理解和把握并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准确把握、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抓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1万亿元,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增大,这些都要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高效益、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益、发展成本与收益分配,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高质量发展是育新机开新局的战略选择。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方面,迎来新机遇新动力。同时,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全球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可以更好地营造良好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育新机、开新局。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破解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夯实物质文明基础和激发精神文明建设动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些都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理念层面回答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路径等重大问题;从理论层面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科技发展规律,通过不断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协调发展理念明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行业、产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放发展理念明确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主动参与、推动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发展内外联动性;共享发展理念明确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在发展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推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的资源市场、标准体系、准入制度,优化创新生态、科技生态、系统生态,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强联动力度、协同力度、互动力度,这将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推动信息、资金、产品、服务在国内国际间流动循环,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高质量、高标准、高层次发展,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进而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凝聚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调动创新积极性,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条件,为生产力发展开辟新的途径。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打造科技人才引力场,释放科技创新潜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优势互补、互惠共享。

  聚焦重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提供重要体制机制保障。新时代新征程,需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充分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就要聚集国内外资源要素,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信用体系建设,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税制结构改革,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下大力气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工业化科技含量与综合质量。既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又要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要深刻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置,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因为除了要实现自身发展,广大乡村还肩负着支撑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使命。为此,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大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农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充分、平衡、包容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效率和公平辩证关系的基础,还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推动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需要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各类资源要素协同配合。要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区域、城乡、行业协调平衡包容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聚焦重点产业、数字经济、高新技术、创新合作、基础投资、人才培养、能源资源、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积极搭建战略对接平台,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接,形成相互促进、互动循环的发展态势。

  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有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巩固我国货物贸易优势,积极融入服务贸易全球分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构建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自贸区网络,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努力提升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统筹全球创新资源,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相关项目,推动建设国际创新资源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度嵌入全球科技创新链,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伍建民 任晓刚 作者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