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张天航:中国如何让“大马哈鱼回家”?

发布时间:2024-12-21 08:56:15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社 哈尔滨12月24日电 题:中国如何让“大马哈鱼回家”?

  ——专访中国保护大马哈鱼公益项目负责人张天航

   中新社 记者 王妮娜

  2021年,“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生态环境保护公益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这是中国多年保护大马哈鱼行动被国际社会认可。

  作为“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生态环境保护公益项目的负责人,黑龙江省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天航,从事大马哈鱼种群生态保护已有8年多时间。近日,他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讲述在保护大马哈鱼种群之路上的故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中国大马哈鱼种群的现状如何?

大马哈鱼。于海江 摄

  张天航:大马哈鱼的特性是在淡水出生、海洋生长,一条鱼的寿命在三至五年。大马哈鱼曾经是中国黑龙江、图们江、绥芬河流域广泛分布的一种重要鱼种,但近30年因多种原因,大马哈鱼的数量已大幅减少。

驼背大马哈鱼。于海江 摄

  2015年,“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项目发起后,参与人员在对河流资源调查中发现,普通的大马哈鱼在黑龙江抚远水域有一些,松花江流域基本绝迹;马苏大马哈鱼在图们江和绥芬河还有分布;驼背大马哈鱼已多年不见踪影。

马苏大马哈鱼。于海江 摄

  从大的纲目上划分,大马哈鱼与大西洋鲑(三文鱼)同属鲑科,国际上三文鱼的保护利用对于大马哈鱼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不同于大熊猫、藏羚羊、东北虎、金丝猴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马哈鱼属于经济鱼类,很多渔民要靠捕捞大马哈鱼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在对其保护方面,中国借鉴的是国际上认可的“可持续渔业”路径,保护好的同时,也利用好。

   中新社 记者:目前,中国在保护大马哈鱼种群上有哪些有效的措施和做法?

  张天航:在自然界中,大马哈鱼的受精率和存活率比较低,所以,科学的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大马哈鱼种群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放流站的工作者们通过设备和技术能够将大马哈鱼卵的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目前,中国各地大马哈鱼放流站在每年10月到11月初洄游季采捕种鱼,通过先进的孵化系统进行人工繁育,到第二年4月下旬、5月初冰雪消融后,进行大马哈鱼苗放流,它们将游向海洋。

  “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长期合作的大马哈鱼放流站有三处,分别是黑龙江流域抚远站、绥芬河流域东宁站和图们江流域珲春站。

  随着放流站繁育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大马哈鱼苗的成活率逐年增加。现在,位于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的放流站,改扩建后装备了先进的孵化系统,能达到一个孵化周期同时孵化1500万粒卵的规模,解放村新建的冷水鱼综合项目可达到1600万至2000万粒卵的规模。

2006年,黑龙江东宁大马哈鱼放流站第18次在东宁境内绥芬河进行放流,放流大马哈鱼苗42万尾。王良武 摄

  黑龙江、绥芬河和图们江流域珲春站三个流域的出海口都在俄罗斯境内。河流越长,鱼类洄游越困难,大马哈鱼回家的路上会遇到鳇、鹰、熊等多种大型动物的捕食及人类的捕捞等。绥芬河比较短,洄游率可达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七。按一条雌鱼能产3000粒卵算,一条鱼孵化出来的鱼苗能回来的就10来尾。

  按国际标准,3%的洄游率就是比较高的。如日本很多洄游河流只有几十公里,而中国的大马哈鱼洄游路线最短也得一百公里以上,黑龙江大马哈鱼洄游路线能达到3000多公里,是最长的洄游路线,能游回到出生地是很不容易的。

   中新社 记者:近年来,中国在大马哈鱼种群保护上有哪些进展?

  张天航: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马哈鱼保护工作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陆续做到现在。

张天航(左)和同事在做冬季河流水生物调查。受访者供图

  北太平洋国家,像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一年能放流50亿尾大马哈鱼苗。目前,中国每年放流的数量在两百万尾左右,大马哈鱼种群还需要慢慢恢复,但中国大马哈鱼种群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已与国际接轨。

  2018年,中国大马哈鱼保护团队向北太平洋洄游鱼委员会(NPAFC),申请了专属于图们江珲春放流站的耳石专用号段,这是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开展耳石标记,从此,中国大马哈鱼也有了“国际护照”。

  耳石存在于鱼脑中,体积很小,通过解剖在显微镜下读取,就能溯源到这条鱼的身份信息。国际上每年都会制定号段,给每个放流站一个特定的数字号段。在小鱼放流前会随机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标记成功,样本会邮寄到国际总部留存。海洋上的科考船会定期捕捞三文鱼进行检测,根据耳石这个“国际护照”就能判断出是哪个国家、哪个放流站、哪个年份的鱼。

  耳石标记不仅在国际上通用,中国也可以通过它来区分同一河流、不同放流时间的鱼群,当洄游时,就可以对比不同批次的鱼群什么时间放流洄游率更高、洄游的实际效果等相关数据。

抚远县乌苏里江日出风光。赫重运 摄

  近几年,黑龙江在上游的呼玛县、逊克县、嘉荫县、萝北县、同江市,乌苏里江的饶河县,图们江流域的图们市等新增多处大马哈鱼苗放流地。各个地方的渔业主管部门都已经开始重视大马哈鱼的放流工作。抚远是黑龙江流域大马哈鱼洄游的第一站,上游的呼玛、逊克、嘉荫、萝北等地的很多河流,历史上就是大马哈鱼的产卵场,越在上游放流,意味着大马哈鱼洄游的距离越远,分布区域会更加扩展。

   中新社 记者:在大马哈鱼种群保护上,有哪些做法?

  张天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黑龙江就有秋季禁渔期,对大马哈鱼在繁育的这段时间予以保护。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颁布了从10月1日至10月31日绥芬河的禁渔期,还把黑龙江秋季禁渔期的干流扩展到整个流域,干流、支流、水库、湖泊、水泡等都涵盖在其中。禁渔区的面积扩大,这是有利于保护大马哈鱼种群繁育的政策。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为感慨的是,很多渔民自发地参与到大马哈鱼生态保护中。

  在黑龙江呼玛考察时,当地渔民提及,已经三四十年见不到大马哈鱼了,放流时请告知他们,他们会通知所有渔民把渔网升起来,保护放流的鱼苗。

  同时,绥芬河当地渔民们纷纷当起大马哈鱼“护卫队”。渔民为放流站采捕种鱼时,随身都揣着针线,只要见到刮破肚子的成熟大马哈鱼,就会掏出针线将伤口简单缝合,以免伤口破裂将鱼子遗落。甚至有时凌晨,渔民捧着鱼跑到放流站,叫来放流站长及时繁育。

  在种鱼采捕期间,驻守绥芬河东宁站的王站长经常在半夜十二点或凌晨两三点被渔民叫醒。他穿上衣服,拎着繁育工具,奔向几百米外的河边,站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第一时间进行繁育操作,这已是他的工作常态。

  随着每年定期放流大马哈鱼苗和河流生态的逐渐恢复,目前,洄游的大马哈鱼已从资源锐减到开始恢复。(完)

  受访者简介:

  张天航,黑龙江省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秘书长,2016年至今,研究和参与了“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等鱼类保护和放流站的育苗工作等。

【编辑:黄钰涵】